“剪了兩次才勉強合格”,開學“發型令”引爭議 專家:應聽取學生、家長和老師意見 每日精選
“前后剪了兩次,老師才勉強點頭說‘過關’。”開學不到一周,李女士就為兒子的頭發折騰了好幾回。
她的孩子今年讀初二,孩子在入學前的發型盡管“前不及眉、側不過耳”,卻仍被學校認為“不合格”。
(資料圖)
每年九月開學季,類似的情景就會在全國多地上演。
男生必須留“板寸”,女生得做到“前不遮眉、后不過領” ——這場年復一年的“頭發拉鋸戰”,也掀起了一場關于紀律、個性和審美的討論。
多地中學發布“發型令”
發型管束已成常態
上述家長的遭遇在今年開學季并非個例。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全國多地中學均在開學前陸續發布了“發型令”,對男女生的發型提出要求,將其視為開學前的“標配”動作,這也成為一種屢見不鮮的現象。
如8月28日,平度市中莊中學微信公眾號發布儀表規范,要求男生“不留長發、不剃光頭、不染發、不燙發、不理奇異發型,做到前不到眉、側不及耳、后不過頸”;女生“不染發、不燙發、不披頭散發,做到前額劉海不及眉、頭發不遮掩眼睛或臉部,過衣領的頭發必須扎起”。
福建師范大學泉州附屬中學微信公眾號7月15日發布的2025級高一新生報到須知中,對學生的儀容儀表也提出了明確要求。
其中,發型管理方面,該校要求男生不留長發,前不遮眉、側不過耳、后不過頸,發長不超過手指寬度,不使用發膠,不梳怪發型;女生則是兩側頭發不遮耳,劉海不遮眉,過肩長發須扎起,不披頭散發。
▲圖據 福建師范大學泉州附屬中學微信公眾號
河南鶴壁市浚縣第一中學8月發布的《2025級高一新生入學須知》中也提到,男生須留平頭或短發,女生須留齊耳短發,并配有“學生標準發型”示意圖供參考。
▲圖據網絡
對于發型管理規定,浚縣第一中學的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給出一個頗具代表性的解釋:“現在有些學生弄些奇怪的發型、染燙頭發,如果不加規范,就沒有一點學生樣兒。”
學校表示,此規定是長期形成的制度,初衷是規范行為、提升學習主動性,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精氣神”,并請家長理解和放心。
這番解釋,也道出了許多學校的共同心聲。
支持與爭議并存
家長深陷“兩難”處境
但在家長端,“發型令”已引來不少爭議。
“就是普普通通的短發,開學后學校檢查居然說不合格。其實我覺得還好,不會特別長,但就是達不到學校的要求,又不影響看書寫字,干凈整潔就好,為啥非要達到那么嚴格的短發標準。”對于學校要求,孩子兩次剪發才勉強“過關”,李女士感到難以理解。
和她一樣存有疑問的家長不在少數。在社交平臺上,許多人都對此提出質疑, “讓孩子因為剪了個丑發型一直處于情緒低落狀態,真的對學習有幫助嗎”“不想學習的人,你就算給他剃光頭他都不學”……
甚至有家長坦言,自己因為剪發一事,夾在學校與孩子之間,左右為難。
社交媒體上,一位家長的發帖道出了許多人的真實處境:她既要努力符合學校硬性規定,又要安撫抗拒的孩子,身陷于規則與個性之間的拉鋸戰中,倍感無力,卻仍要壓抑情緒、冷靜尋求解決辦法。
這條帖子引發了許多網友共鳴,收獲113次點贊、895條留言。不少網友留言感嘆,“不知道為啥,正常發型都行,非得弄成‘板寸’,讓孩子和家長生不完的氣”“太累了,學習已經夠累了,還要為了頭發長頭發短的事情耗費那么多精力,為什么這么累啊”……
不過,對于學校統一學生發型的規定,也有部分家長表示支持。
“是對學生好,把心思放學習上”“這和校服是一個道理,目的就是讓你潛移默化地服從統一管理,多點心思在學習上,少點心思放其他上面”……
他們認為,統一的儀容儀表有助于培養孩子的紀律性、集體歸屬感和學生身份認同,是“沉浸式”學習氛圍的一種保障。
專家觀點:整齊不等于高效
規范之“度”在于傾聽學生與家長的聲音
各地中學對發型的統一要求,究竟是為了培養紀律,還是壓抑了個性?這樣的儀容管理又是否契合當代青少年的成長需求?
對此,教育專家表示,這場爭論的背后,實則是教育理念與管理方式的分歧。
“強制統一背后的深層邏輯是一種傳統的‘服從式’教育觀念,即要求孩子‘聽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這種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服務于應試目標,其思路是“除了成績,其他方面都不要表現。”通過壓抑個性確保學生對考試的專注。
不過,他質疑這種做法的實際效果,并提出:只有讓孩子的天性與能力得到充分成長和發展,其學業表現才能達到最佳狀態。“發展是一個整體,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多方面,不光是一個考試分數能夠定義的。”
不僅教育理念需要更新,管理實踐中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對記者表示,“我國《中小學生守則》規定,‘不比吃喝穿戴’,并沒有對發型做出規定。”熊丙奇認為,學校在具體教育、管理中,可以對學生進行穿著打扮、文明禮儀的教育,比如在校統一穿校服、禁止染發、化濃妝、紋身等,并結合學校教學實際,提出不要留太長的頭發等,這些合乎情理的校規要求,通常會得到學生、家長的理解與配合。
但他特別強調,學校制定發型等儀容規范的關鍵,在于充分聽取學生、家長和老師的意見,而非進行“一刀切”的極端管理;避免那些苛刻、過分的要求,就能從根本上杜絕不必要的爭議,找回教育的從容與溫度。
紅星新聞記者 張瑾 徐美娟
標簽: 發型 要求 家長 教育 頭發 李女士 孩子 管理方面 統一 爭議 發型 學生 家長 頭發 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