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花為媒,文旅融,產業興
(資料圖)
行走在福建省龍巖市漳平市永福鎮的櫻花園,伴隨著千畝茶園的清香;漫步在蜿蜒的茶道,櫻花幽香艷麗,茶花芳香撲鼻;登上芳菲臺,全園景色一覽無余……
以花為媒,永福花卉早已走遍全國;以花為媒,金融服務的觸角延伸向基層,促進當地文旅融合產業發展。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期間,龍巖市累計接待旅游總人數208.25萬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34.9%,實現旅游總收入12.94億元。
櫻花園成為“爆款”絕非偶然。如何將當地特色金融服務融入特色產業全鏈條,助力農旅融合產業興?
突出項目帶動,帶活當地文旅思路。龍巖是老區蘇區,當地紅色資源優勢明顯。2019年,龍巖市委、市政府按照“五基地六產業七景區”進行產業布局,并重點推進54個建設項目,總投資約376億元,其中,漳平臺創園休閑農業旅游區就在核心旅游景區內。今年1月,福建省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一季度經濟工作的若干措施》,鼓勵金融機構對文旅、住宿、餐飲等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經營困難的行業和企業,適當予以利率優惠。緊盯全省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海洋經濟、文旅經濟等重點產業和項目,及時向金融機構推送有融資需求的項目(企業)名單。目前,龍巖市形成以“龍頭旅游區帶動一縣一特色”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發揮比較優勢,提升旅游服務體驗。以永福櫻花園為例,該園緊扣地方資源稟賦優勢,茶場套種櫻花,發揮櫻花大面積種植的觀賞效應,還增加了茶葉銷售,帶來大量人潮,帶動周邊餐飲、住宿、花卉、物流等一產、三產的發展,為村民拓寬了致富道路。當地金融機構在文旅產業鏈中“做文章”更是大有可為,如,漳平農商銀行推出的“福農·花惠貸”“福臺貸”,也給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多方合力,豐富旅游新業態。永福櫻花園原來是臺灣高山茶的種植基地。在十幾年前,開始借鑒臺灣阿里山茶園的發展模式——套種櫻花。
“當時,臺商的無心插柳,成就了如今的櫻花浪漫。”周邊的村民告訴《中國銀行保險報》。此外,當地為豐富游客的體驗,還新增了露營之地、天空之境等休閑拍照玩樂點,當地金融機構持續推進文旅融合,推進“旅游+”,提供各類信貸支持,激發文旅消費新活力。
周邊村民告訴我們,每年臨近春節時,漳平市的花卉一條街上擺滿了蝴蝶蘭、杜鵑、金橘、鴻運當頭、紅掌等鮮花,充滿著孩子的笑聲、游客的歡呼聲,整條街格外熱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