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滿月 永安行大幅削減共享單車資產
上市滿月 永安行砍掉共享單車業務逾六成股權
在登陸資本市場滿月之后,永安行大幅削減了旗下的共享單車資產。9月19日,永安行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永安行低碳擬增資擴股,引入上海云鑫、深創投、上海齡稷等8名新投資者。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對永安行低碳的持股比例將由100%下降至38.17%,永安行低碳相應獲得的金額為8.1億元。
永安行稱,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將 失去對永安行低碳的控制權,永安行低碳將不再列入上市公司合并財務 報表范圍。
8月17日,永安行正式亮相資本市場,雖然被外界稱為“共享單車第一股”,但其主要業務收入在于政府付費的公共自行車,永安行對共享單車業務的發展素來謹慎。永安行低碳成立于2014年8月8日,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實收資本為1000萬元,為永安行共享單車業務的主體公司。
對于這次出讓股權的原因,永安行表示,用戶付費共享單車市場現階段參與者眾多,部分區域投放量巨大甚 至飽和,市場競爭激烈,持續資金投入需求巨大,多數企業因采用免費 騎行、騎行優惠等增加用戶黏性措施原因,盈利情況存疑,同時相關監管政策正持續完善,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3月,永安行就曾計劃出售共享單車業務股權,但和此次出售大部分股權相比,當時只是表示出售少數股權。
根據招股書,2017年3月1日,永安行、永安行低碳曾與螞蟻金服、深創投等8家投資機構簽訂投資協議,約定投資機構向永安行低碳增資,獲得永安行低碳少數股權。
這次股權轉讓很快流產。根據招股書,“公司管理層認為無樁共享單車業務未來發展前景看好,但近日社會上存在部分對無樁共享單車投放和運營管理提出異議的觀點,公司本著對投資者負責的態度和謹慎投資的原則,公司與上述投資機構再次協商,終止上述投資合作,并簽訂《終止協議》。”
當前,共享單車企業普遍處于燒錢虧損階段。而隨著燒錢大戰愈演愈烈和相關部門的監管政策陸續出爐,共享單車企業經營情況受到較大壓力,多家企業已經“陣亡”。
永安行的共享單車業務同樣處于虧損狀態。截至2016年12月31日,永安行低碳總資產為1733.59萬元、凈資產為933.12萬元,2016年度的凈利潤為-36.10萬元。
截至2017年2月28日,永安行已投放累計無樁自行車(即共享單車)約5萬余輛。(記者 趙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