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海調研文化旅游工作時要求
6月12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洪海帶隊調研我市文化旅游項目時要求,要充分研究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新態勢,講好中衛故事,努力打造具有中衛特色、符合市場需求的文化旅游業態;要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的理念,進一步把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探索生態文明和經濟發展相得益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來到位于沙坡頭區常樂鎮上游村的“黃河·宿集”,馬洪海詳細了解其運營、后期規劃等情況。馬洪海說,文化旅游產業,品質是核心、服務是關鍵、創新是出路,企業要繼續在提高服務,打造個性化、多樣化、中高端化業態上做文章、下功夫,讓游客能夠從“一次性消費”轉換成多次消費。要以人為本,持續加強后期文化創意創新,將文化旅游產品與游客文化需求結合起來,讓旅游目的地既“宜游”又“宜居”,讓游客舒心、愜意地尋找鄉愁。
端午節第一天,中衛“66 號公路”引來許多游客打卡。景點不僅新修了觀景臺、木棧道、停車場、移動式衛生間,現場還有民警值守。馬洪海慰問了執勤民警,叮囑他們注意防暑,繼續做好保障游客安全工作。
看到“66 號公路”景區賣大棗、飲料等小商品的商販,馬洪海與其交流后要求相關部門,在體現景區原生態美的同時,要恰到好處地進行提示引流,為游客提供貼心服務,發動周邊群眾更多地參與其中,吃上“旅游飯”。
隨后,馬洪海還前往北長灘自駕營地、沙坡頭旅游景區、星星酒店、大漠星河營地調研。馬洪海說,中衛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相關部門(單位)要堅持全域旅游發展規劃思路,做好“店小二式”的服務,為企業發展、建設旅游項目提供可靠保障;企業與媒體要加強合作,深入挖掘,用心講好中衛故事,提升旅游產品文化內涵,打造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個性化品牌,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要借助“互聯網+旅游”模式,通過VR技術、全息投影等技術,讓游客體驗歷史事件、文化遺跡等,真正了解神奇寧夏、魅力中衛;要立足資源稟賦、產業特色等優勢,打造旅游+特色農產品模式,加快農旅融合,增加疊加效應,努力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市領導萬學道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