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德爾惠嗎 如今已處于停業狀態
還記得當年的德爾惠嗎 如今已處于停業狀態
大家知道“德爾惠”嗎?相信很多80/90都知道,因為一個人,沒錯,他就是德爾惠代言人周杰倫。
德爾惠是來自福建晉江的體育運動品牌,在和周杰倫超過十年的深度合作中,也曾紅極一時。對于不少80后和90后來說,周杰倫那句“德爾惠,on my way”的廣告詞至今仍能脫口而出。
十余年前,因為選對了代言人,將福建體育品牌德爾惠推向了巔峰。有業內人士表示,當時德爾惠聘請周杰倫代言突破了傳統的營銷理念,一度引發了爭議。從今天的互聯網思維來看,周杰倫屬于當紅明星,而且是“帶貨能力”非常強的明星,能夠直接轉化成經濟效應和品牌效應。當時籍籍無名的德爾惠,藉此快速成為晉江系二線品牌,并成為當中知名度較高的品牌。
據了解,德爾惠自2003年起與周杰倫簽訂代言協議10年,2013年結束。2013年10月,何苦曾在個人微博表示“與周杰倫開始第十一年合作”,從公開信息來看,雙方2014年還合作過一段時間,但之后就沒有發現相關的消息,德爾惠官方微博與周杰倫相關的宣傳活動也定格在2014年12月。
然而,時至今日,和晉江“同門”安踏、361度、特步等命運殊途,在經歷了“財務造假”、創始人病故、折戟IPO、關店潮等一系列風波后,元氣大傷的德爾惠在2017年將德爾惠品牌授權給了凱天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而根據最新的消息,德爾惠(中國)有限公司和德爾惠股份有限公司欠債6.36億元,德爾惠廠房、土地及倉庫均被抵押,公司目前也已經停業。
據報道,目前德爾惠官方網站仍然可以正常瀏覽,但有媒體記者撥打該網站400電話卻被提示不存在。德爾惠網店工作人員透露,德爾惠公司雖然已經停業,但品牌主體在去年已經變更給凱天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據了解,凱天體育目前設有電商管理中心,德爾惠在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的店鋪均由其運營管理。德爾惠京東旗艦店的人員也表示,目前仍可正常下單。但是從2017年8月開始,德爾惠官方微博就再沒有更新,而2017年4月之前,都是正常更新。官方微信“德爾惠體育”從2017年4月7日開始則沒有更新。
資料顯示,德爾惠起于1990年,由創始人丁明亮注冊第一個德爾惠商標。主要定位為二、三、四線城市16-26歲中國年輕人提供運動休閑產品。德爾惠最高峰時在全國擁有4000多家門店,但據媒體報道,現在只剩下幾百家。
不少人對于德爾惠的敗局感到疑惑。成也杰倫,敗也杰倫?
依靠大明星代言走紅的德爾惠,曾被外界質疑“除了周杰倫,還有什么?似乎德爾惠的文化底蘊比鞋底兒還薄!”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德爾惠也曾經采取了一系列動作,并開啟上市計劃。
然而這一次,德爾惠卻沒能“贏”過安踏。2007年,安踏成為晉江體育用品上市第一股。同年,計劃在港股上市的德爾惠卻發生財務作假的丑聞。
在危機過后,德爾惠也未能如愿上市,隨后數年公司品牌和業務“一落千丈”,而隨著體育運動品牌進入調整期,德爾惠也逐漸淡出了絕大部分消費者的視野。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請了大明星代言但最終卻走向沒落甚至死亡的案例并不少,其中大部分都不是代言明星的問題。一時跟風花重金聘請大明星或許能帶來短暫的銷量攀升,但由于企業最終未能調整制定清晰的發展戰略,在曇花一現之后最終消失在了公眾的視野。
品牌專家認為,服裝企業請品牌代言人的最基本原則是:匹配原則、精準原則、與時俱進原則、獨特價值原則。從品牌管理和企業發展的角度而言,沒有一成不變的。理想的代言人應該符合品牌內涵,能夠體現品牌精神,并且將品牌文化理念傳遞給消費者。對于品牌代言人,很多企業都在絞盡腦汁地思考如何推陳出新。
但遺憾的是,仍然有不少的企業對品牌形象定位不明確,以為想出一句振奮人心或朗朗上口的口號就可以定位品牌形象,以為請來大明星代言就是讓他們來開發布會獲得肖像使用權,諸如此類對企業聘請代言人的誤解仍然存在,仍然沒有正確理解代言的產品和品牌精神。對于企業而言,品牌要想做大做長久,首先仍然必須要有清晰的戰略、完整的標準化的運營管理系統以及執行有效的團隊。(綜合自:每日經濟新聞、億邦動力網、紅網)